产品特点
性能指标
依据 GB 50728-2011《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》:
项目 | 测试条件 | 测试结果 |
---|
外观 | 23±2℃ | A、B 两组分均为透明液体 |
密度(g/cm³) | 23±2℃ (A+B) | 1.04 |
粘度(mPa・s) | 23±2℃ (A+B) | 1100 |
可操作时间(min) | 23±2℃ | 30 |
拉伸强度(MPa) | 23±2℃,7 天 | 12 |
断裂伸长率(%) | 23±2℃,7 天 | 50 |
弹性模量(MPa) | 23±2℃,7 天 | 100 |
钢 - 砼粘结抗拉强度(MPa) | 23±2℃,7 天 | ≥2.5,且 C40 砼破坏 |
钢 - 砼粘结抗剪强度(MPa) | 23±2℃,7 天 | C40 砼破坏 |
热适应性 | ASTM C-884 | 通过 |
路面性能 :
骨料粒径 | 高速公路、城市主干道 | 2-3mm |
---|
非机动车道 | 1-2mm |
|
骨料硬度(莫氏硬度) | ≥7 |
|
骨料磨耗值(%) | ≤20 |
|
抗滑性能构造深度(mm) | ≥1.2 |
|
摩擦系数 | ≥65 |
|
渗水系数 | 0(不渗水) |
|
面层颜色 | 与所采用骨料颜色一致 |
|
施工技术参数 :
材料用量(kg/m²) | 最小养护时间(h) |
|
|
|
|
|
---|
环氧胶 | 骨料 | 5-10℃ | 10-20℃ | 20-30℃ | > 30℃ |
|
第一层 | 1 | 6 | 24 | 16 | 8 | 3 |
第二层 | 2 | 8 | 36 | 24 | 12 | 8 |
应用范围
旧桥面、旧路面翻新改造 :可快速恢复路面性能,延长使用寿命
。
超薄磨耗层施工 :适用于路面、桥面超薄磨耗层施工,提供良好的耐磨耗性能
。
新建桥梁、城市高架桥面铺装 :作为新建桥梁、城市高架等桥面铺装的面层材料,提高铺装层的整体性能
。
特殊路段处理 :适用于大坡度道路、急弯道路、隧道入口等需特别防滑处理的路面,保障行车安全
。
功能区域划分 :用于广场、停车坪、车道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,满足不同区域的使用要求
。
城市道路美化 :通过不同颜色的骨料选择,实现城市道路的美化
。
路面颜色更改 :可用于水泥混凝土桥面白改黑等路面颜色更改工程
。
路面薄层修补 :对道路表面功能进行恢复或薄层修补,如水泥混凝土路面表层麻面、起粉、剥落、冻融破坏等的修复
。
施工工艺
基层处理 :修补基层所有孔洞、缺陷,保证混凝土基层干燥。用洗刨或抛丸法清理基层表面浮浆或污渍,再用无油压缩空气清理灰尘和碎屑
。
材料配制 :按配胶比例称取 A、B 组分于洁净容器,用胶料搅拌器低速搅拌至少 3 分钟,确保充分混匀。每次搅拌的浆液应尽快使用,以防积聚在容器中暴聚浪费
。
涂抹环氧胶 :用辊轮或刮片将胶液在路面基层上涂铺均匀
。
抛洒骨料 :抛撒配套的精选耐磨骨料(C 组分)。骨料可自行选择,要求莫氏硬度不小于 7,一般选带棱角的花岗岩、玄武岩、石英岩,且洁净、干燥、粒径适宜。骨料颜色可按需选定
。
初步养护 :第一层施工初步养护后,清除多余骨料,暂不开放交通
。
施工第二层 :按同样方法施工第二层环氧和骨料,初步养护后清除多余骨料,达到规定养护时间后可开放交通
。
清除松散骨料 :开放交通一周后,清除松散脱落的骨料
。
包装贮存
采用三组分包装,A(液体树脂)、B(液体固化剂)组分采用铁桶内包装、纸箱外包装,按组供应;高强耐磨料(C 组分)采用编织袋包装。应密封贮存在环境温度 5℃~40℃的干燥、清洁的库房内,不得露天堆放或雨淋。自生产之日起,包装完好时有效贮存期为 6 个自然月
。
注意事项
施工环境要求 :施工环境需干燥、通风,粘贴面要洁净、干燥、无油污,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 5℃
。
安全防护 :施工人员应采取必要安全防护措施,如佩戴口罩、手套、护目镜、安全帽等。现场要注意防火并保持良好通风。若材料不慎沾到皮肤或衣物,应立即擦拭干净并用大量清水冲洗;若不慎误食或溅入眼睛,应立即就医
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