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用轻粗骨料、轻砂(或普通砂)、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 1950kg/m³ 的混凝土,以下是其详细介绍:
分类
按所用轻骨料种类分为三类 :陶粒混凝土、浮石混凝土、火山渣混凝土等。其中陶粒混凝土是以陶粒代替碎石所制成的混凝土;浮石及火山渣混凝土是以浮石或火山渣分别作为粗、细骨料或部分粗骨料所制成的混凝土;天然砾混凝土是以天然砾为粗骨料配制的轻骨料混凝土。
按表观密度分类 :分为轻质(1500kg/m³<表观密度≤1950kg/m³)、中质(1000kg/m³<表观密度≤1500kg/m³)和重质(表观密度≤1000kg/m³)。
性能特点
表观密度小、容重轻 :其表观密度最大为 1950kg/m³,在结构设计中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可降低结构自重,从而可减小截面尺寸,增大使用面积,对高层建筑或大跨度结构的经济效益尤为显著。
保温隔热性能好 :陶粒内部多孔,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性能,可有效降低建筑的采暖和空调能耗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耐久性好 :陶粒的耐久性优于普通集料,其内部的玻璃质在碱性环境下会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反应,生成水化硅酸钙等物质,填充于水泥石的孔隙中,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耐久性。
抗震性能好 :具有较好的延性,其应力 - 应变曲线在达到极限强度后有明显的下降段,能吸收较大的能量,抗震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。
施工性能良好 :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可泵性,便于施工操作,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抗冻性。
施工方法
配合比设计 :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其强度等级、施工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。由于轻骨料的吸水率较高,在设计配合比时应充分考虑其吸水性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。
搅拌 :搅拌时应先将轻骨料和水泥、掺合料、外加剂等干拌均匀,再加入水进行搅拌。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,以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。
浇筑 :浇筑时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,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30cm。在浇筑过程中应避免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现象,并及时进行振捣。
振捣 :振捣时应采用振动棒或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,振捣时间应适当延长,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。但由于轻骨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较小,过度振捣可能导致混凝土的离析,因此应控制好振捣时间和振捣强度。
养护 :轻骨料混凝土的养护应采用洒水养护,并应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延长养护时间。在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,避免因水分蒸发过快而产生裂缝。
应用范围
结构构件 :可用于配筋的结构构件,如轻骨料混凝土框架结构、剪力墙结构等,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框架梁、板、柱等构件,能有效降低结构自重,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使用空间。
保温隔热工程 :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,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的屋面保温隔热层、外墙保温隔热层等,能有效降低建筑能耗,提高室内舒适度。
耐久性要求高的工程 :鉴于其耐久性好的特点,适用于一些处于恶劣环境下的结构,如海洋工程、化工厂房等,能抵抗海水、化学介质等的侵蚀,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。
桥梁工程 :在桥梁工程中,轻骨料混凝土可用于桥墩、桥台、桥面板等部位,能减轻桥梁自重,降低桥梁的施工难度和成本,同时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。
水利工程 :可用于水利大坝的防渗墙、护坡等部位,其良好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能有效防止水的渗透,保护大坝的安全。